
螺旋擠壓成形技術的發展
飼料工業中螺旋擠壓成形技術的發展起源于1910年,是年第一代擠壓式顆粒壓制機問世。當時用于生產制造普通顆粒飼料,因此眾多的專家和著作將其納入到顆粒壓制機的范疇。但從其工作原理來看,飼料原料通過螺旋強制使物料擠壓通過???,并由旋轉的切刀裝置切割成顆粒飼料。因此,其工作原理和現代的螺旋擠壓成形設備相類似,應納入螺旋擠壓成形機的范疇。20世紀是飼料工業螺旋擠壓成形技術開發和應用的關鍵時期。其發展階段主要分為:
30年代—成功地將1873年由Phoenix Gummiwerke AG開發的第一臺單螺桿擠壓機(用于橡膠工業),引用于生產膨化玉米。
40年代—將擠壓技術應用于狗飼料的生產,以改善寵物飼料的外觀、適口性和消化率。
50年代—預調質、擠壓成形技術快速發展,大量應用于寵物飼料和其它飼料生產。
60年代—半干濕飼料、原料預熟化(谷物、大豆等)螺旋擠壓技術得到了發展。
70年代—螺旋擠壓成形技術開始應用到水產飼料工業化生產,寵物飼料生產進一步發展;雙螺旋擠壓機開始應用于食品工業。
80年代—水產飼料生產迅速發展,形成商品化規模生產;雙螺桿擠壓機開始應用到飼料工業;
90年代—第三代弱剪切、低熱擠壓機、預調質器、直接蒸汽注入和帶放氣孔機鏜的新型擠壓機研發成功;高溫短時UP/C系列多功能螺旋擠壓機投入應用。